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产品知识 >番茄红素是如何被人体吸收 | 陕西恒植源

番茄红素是如何被人体吸收 | 陕西恒植源

  发布时间: 2023-12-20      浏览量:371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木瓜等植物中。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然而,关于番茄红素在人体内的吸收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番茄红素的吸收机制进行探讨:


1. 番茄红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其分子结构为C40H56,具有一个共轭双键系统。这种共轭双键系统使得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此外,番茄红素还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2. 番茄红素的吸收途径

目前认为,番茄红素主要通过肠道和肝脏两个途径被人体吸收。首先,番茄红素在胃和小肠中被分解成游离态的番茄红素,然后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进入血液。其次,部分番茄红素在肝脏中被代谢成其他物质,如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等,这些物质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肠道,再次被吸收。


关于番茄红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主动转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番茄红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是通过一种名为ABCG5/G8的转运蛋白实现的。这种转运蛋白可以将番茄红素从肠道上皮细胞的基底侧转运到肠腔侧,从而实现番茄红素的吸收。
(2)被动扩散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番茄红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是通过被动扩散实现的。即,番茄红素顺着肠道上皮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最终进入血液。

(3)脂质筏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番茄红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是通过一种名为脂质筏的结构实现的。脂质筏是一种由磷脂、胆固醇等脂质分子组成的微观结构,可以促进细胞内物质的转运。番茄红素可能通过与脂质筏的结合,实现其在肠道中的吸收。


4. 影响番茄红素吸收的因素
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番茄红素在人体内的吸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食物来源:不同来源的番茄红素其生物利用率可能不同。例如,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比西瓜中的番茄红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食物处理方式:食物的处理方式也可能影响番茄红素的吸收。例如,煮熟的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比生吃的番茄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对番茄红素吸收的差异。这可能与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总之,番茄红素在人体内的吸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多种途径和因素。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番茄红素在人体内的吸收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